飞翔百科 手机版

再上基诺山,探秘基诺民族风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3 12:02:17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基诺山。第一次是在15年前,印象已经模糊不清,记忆几乎复归为零。因而,这次每往山里走进一步,心里依然怀揣着神秘,依然充满着惊奇。

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辖区内,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引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我国第56个民族,现有人口2万多。

依稀记得15年前的基诺山是处于很自然的状态,各家各户依山次第而居,有一条蜿蜒的盘山小道串联,没有寨门。如今的基诺山,经过统一规划,不仅有了具有基诺族建筑风格的寨门,而且有了便于上山的台阶、下山的栈道;所经道路两旁,不仅有塑像、图腾柱、表演场,而且有反映基诺人生产、生活习俗展示。走完这条精心设计的基诺山道,基本上可以了解基诺人的神秘,感受基诺人的智慧。

基诺山门其实不是门,准确地说是一个大圆筒。圆筒的边沿等距离地缀着十数根锥刺,好似毛毛虫的剖面。细问当地人,说是大鼓门。大鼓为基诺族的图腾,传说基诺族是从大鼓中走出来的。大鼓门的右侧可见“基诺山寨”四个大字,字是用牛角拼接而成的,令人啧啧称奇。

上山石阶两旁榕树的树干上,均悬挂带着牛角的牛头骷髅,神秘中透露着悚然。古茶树的枝叶上虽蛛丝密布,闻起来却沁人心脾。树林中不时地听到啾啾的鸟鸣声,偶尔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蝉鸣声。初春时节听到蝉鸣声,算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半山腰上建有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方建有一组塑像,面朝天空躺在地上的为基诺族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男立女坐的为基诺族的祖先玛黑和玛妞。广场边立有一块木牌,写着阿嫫腰北简介,道出了基诺族的起源。“远古洪荒,混沌宇宙,大地茫茫之中诞生了一个力大无比的女神。她举起右手分开天地,左手抓起泥土形成山河,搓下污垢变成万物。然而,动植物争吵不休,互相残害,世界混乱不堪。她造七个太阳晒死部分植物,造洪水淹灭了部分动物,造一面大鼓把玛黑、玛妞放在里面。大鼓随洪水飘落到基诺山,兄妹俩走出大鼓成婚,繁衍了基诺族。”

广场下方建有两个凉棚,供游人休憩。凉棚下坐着几位基诺族老人,用自制的竹乐器,“攸乐”地弹奏着歌曲,并热情地请游人品尝自酿的酒水。

基诺山顶比较平坦开阔,建筑物较多,主要有大公房、卓巴房和太阳广场。大公房前立有一根五颜六色的神柱,神柱上雕刻有太阳、月亮、人面等等,无人解说,不明所以。大公房内介绍和展示基诺人生活习俗、生产工具等。基诺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采用刻木记事。如在某一棵树上砍3刀,则表示该树有人认下;将火炭与鸡毛捆在一起,则表示事情很紧急。

卓巴房位于山寨的最高处。卓巴是村寨的首席长老,由最年长的男性村民担任。卓巴的权利和义务有:为上新房、新婚、成年礼、丧葬、祭寨神、驱鬼消灾、节庆等活动主持仪式;对刑事、民事案件进行裁决;确定节日、农耕时间、祭祀程序等。卓巴房内设置3个神柱,即家神柱、兽神柱、寨神柱。基诺族是一个有神论民族,相信万物有灵。

太阳广场是一个表演场所,每天表演一至两场。表演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基诺人生产、生活的片段,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点和风情。表演时,基诺人会给每位游人端上烤肉、玉米、红薯、香蕉、火龙果和自制的米酒等,让游人在欣赏基诺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品味基诺人的美食。

下山大多为楼梯式栈道,栈道两旁有基诺民居和各类手工作坊,如铁匠坊、织染坊、编制坊等。下山道上有一块平地,几个基诺小伙子在此玩吞火、上刀山表演。

出山口是一段宽敞平坦的大道,一部分为架空层,全用竹片编织铺就而成,走在上面,给人以弹软舒适之感。出山口旁设有一个水果吧,摆放着西瓜、木瓜、香蕉、菠萝等,供游人随意品尝。出山口一棵大树的树干下端,被彩绘成多种图案,类似于基诺人神柱,成为一棵神秘之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