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离职后多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劳动者若已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三十天期满后,劳动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对于试用期的员工,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日后,试用期员工即可离开工作岗位。
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建议
提前规划:劳动者应提前规划好离职时间,确保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以便顺利交接工作并维护自身权益。
书面沟通:无论是提前三十天还是三天通知,建议以书面形式进行,以便留有证据。
了解权益:在离职过程中,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包括工资结算、经济补偿等,确保离职过程顺畅。
相关文章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的一项新举措将落地。4月17日,财政部网站公开《关于开展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今年中央财政将再次支持不超过20个试点城市,给予最高不超过4亿元补助资金,来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改善
2025-04-17 18:48:00原标题:人社部、最高法明确法律适用标准不得变相调岗降低孕期女职工待遇主体不适格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约束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16日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
2025-04-17 07:54:0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独特优势和司法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有效指导裁审实践,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
2025-04-16 22:25:00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规范法律适用、统一裁审标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足抚恤金差额、主体不适格的竞业
2025-04-16 10:07:00清明假期转瞬即逝上了5天班是谁又在期待放假了?好消息!只需要再上14天班就又能迎来小长假了2025年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根据2025年的放假安排,在五一劳动节前需要再4月27日调一天班,就能享受五天的快乐小长假。这也是今年上班天数最少的一个
2025-04-16 08:53: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