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跑酷世界杯下月举行 多名跑酷国家运动员在厦备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34:00    

翻越障碍、跳跃、着陆、攀爬、滑行……无论是墙壁、屋顶、栏杆、台阶,还是桥梁、树木,城市里的许多角落,都是跑酷者眼中的“游乐场”,他们在这些地方闪转腾挪,挑战极限。

在厦门,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好好“走路”,见到栏杆就想翻,见到高台就要跳,喜欢挑战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不仅挑战体能,也表达创新与快乐。他们是跑酷爱好者,一群“飞檐走壁”的勇敢者。

下月,跑酷世界杯(阿姆斯特丹站)将举行,目前多名跑酷国家运动员正在厦门全力备战。他们选择来厦训练,不仅是因为这里的跑酷氛围很好,有很多适合跑酷的场地,还因为这里有经验丰富的教练,让他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全国季军富思达

对跑酷“一见钟情” 曾在《唐探1900》里当替身

富思达(陈嘉新 摄)

“厦门有沙滩,不太硬也不太软,非常适合做一些跑酷动作。”

前几天,富思达的膝盖和肩膀受了点小伤,跑酷训练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从跳箱上往下做展体后空翻。25岁的他是跑酷国家运动员,目前正在厦门跟着教练备战下月的跑酷世界杯。

在2024年全国跑酷锦标赛上,富思达一跑成名,摘得男子自由式季军,由此进入国家队。

说起与跑酷的缘分,富思达称是“一见钟情”。他说,那时自己读高三,一次看到跑酷视频,跑酷者又跑又跳,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他瞬间被吸引。他用了3个“太”字来形容:“太帅了!太厉害了!太好玩了!”学校没有跑酷条件,他就找了个白天空着的教室,在里面跳桌子。午休时间只有40分钟,他硬挤出30分钟去翻学校的小土墙。

“什么是跑酷,我当时其实不懂。学会了一个后空翻动作,就觉得特别帅气!”富思达说,高考结束后,他从黑龙江跑到沈阳,正式去跑酷俱乐部学习。在杭州上大学期间,学校周围没有跑酷俱乐部,他就自购垫子、跳箱,拖到体育场角落,一个人又跳又翻,还吸引了十几名同学跟他一起练。也是在大学期间,富思达跑遍了周边城市的跑酷俱乐部,不断精进自己的跑酷水平。

2024年,富思达的技术突飞猛进。这一年里,他参加了几个跑酷比赛,但在全国跑酷锦标赛上能进入自由式前三,富思达自己也没有想到。“其实,我预赛一开始就失误了,在杆上做360°旋空翻时,动作散了,人‘拍’到了地上。”富思达说,这一摔很严重,小腿骨、屁股、腰部都疼!不过,因为这一动作难度极高,最后他还是以预赛第八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当天,富思达调整了动作难度,把360°旋空翻的前一个衔接动作——后空翻两周,换成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最终顺利完成,获得季军。

因为实力不俗,富思达偶尔也去影视剧里当替身,比如在《唐探1900》电影中,替岳云鹏身边的两个护法从一个房顶“飞”到另一个房顶。

“跑酷是一项极限运动,冲破极限,战胜自己!”富思达说,他来厦门近一个月,平时也在厦门街头跑酷。“厦门有沙滩,不太硬也不太软,非常适合做一些跑酷动作。”富思达说。

世界冠军商春松

从体操队长转变为跑酷运动员 最大的挑战是克服内心恐惧

商春松(郭航 摄)

“一个动作我至少要练到有90%的把握时,才会去挑战。”

跟富思达一起在厦门备战跑酷世界杯的,还有商春松。这位中国跑酷的领军人物,去年5月在跑酷世界杯(蒙彼利埃站)的比赛中,夺得女子自由式冠军,这是中国跑酷队的首枚世界杯金牌。去年11月,她又在日本举行的跑酷世锦赛上,夺得女子自由式冠军,这也是中国跑酷队的首枚世锦赛金牌。

但其实,商春松练跑酷才不到三年。之前她被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她练体操近20年,在国内比赛中取得诸多佳绩。她在高低杠比赛中做出的腾身屈体特卡动作,被命名为“商春松腾跃”,在体操运动史册上永久地打上了独属于自己的烙印。然而,她数次征战国际赛场,金牌都与她擦肩而过。

2022年,她偶然间知道了跑酷运动,觉得“很酷很帅,还可以飞檐走壁,像功夫片里的一样”,于是开始在武汉玩起跑酷,还报了“一对一”的私教。“那种放松、自由的感觉,跟以前练体操时紧绷的状态完全不同。”商春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但跑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酷。商春松说,对她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克服内心的恐惧。练体操时,地面铺的是软垫;练跑酷时,地面都是硬垫,甚至没有垫子。“年龄这么大了,如果受伤很难恢复。”她说。

但她还是受了伤。在湖南张家界的跑酷大赛中,商春松从杆上跌落,导致脑震荡。即使呕吐、难受,第二天她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还能比赛,就不算什么大事。我有把握不让自己第二次受伤。”商春松说。

今年29岁的商春松,觉得自己胆子很小。她说,有的跑酷运动员,对一个动作有六七成的把握,就会去拼、去挑战。“一个动作我至少要练到有90%的把握时,才会去挑战。”商春松说。

对于跑酷的理解,商春松认为自己才刚入门。她说,体操跟跑酷有很多不同之处,她需要把自己的经验“打破重组”。对于之前取得的好成绩,商春松说,自己可能吃了体操的老本,“因为我都是‘放大招’,做了别人做不了的动作”。

现在,商春松正跟她的教练孙洁一起,在厦门备战下月的世界杯和8月的世运会。除了在场馆练习,她也去海沧湾公园等地跑酷。对于能否拿冠军,她说“顺其自然”。

教练孙洁

中国跑酷传奇人物 45岁仍在挑战极限

孙洁

“破皮、疼痛,跑酷遇到的这点苦不算什么,我的耐受力比普通人好。”

富思达和商春松来到厦门,都是为“投奔”孙洁而来的。一说到孙洁,两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好厉害!不仅自己的水平高,教人的水平更高!”

孙洁有一大堆令人瞩目的头衔:APSA亚洲跑酷联合会主席、2017年世界跑酷公开赛裁判、2020年世界跑酷锦标赛选拔赛裁判长。他还是中国跑酷传奇人物,曾是全国著名跑酷团队——“城市猴子”的队长,在红牛极限跑酷大赛中获得三连冠。

2024年,厦门臻野俱乐部成立,孙洁是联合创始人之一、教练。如今,他是富思达和商春松两名国家跑酷队员的教练。

孙洁和商春松一样,也练了20年体操,曾是北京体操队教练。他说,体操生涯不仅让他有了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有了强大的意志力。“破皮、疼痛,跑酷遇到的这点苦不算什么,我的耐受力比普通人好。”孙洁说。

孙洁从小喜欢特技动作,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他热爱跑酷,认为这项运动自由自在。2007年,孙洁开始自学跑酷,户外跳跃、高处翻转,“凭借体操功底,练起来反正是艺高人胆大”。半年里,他掌握了三四十种跑酷动作。“90%的跑酷动作都学会了,成功率也在90%以上。”于是,孙洁开始在公园、街道等户外场所练跑酷,引得旁人朝他喊:“注意安全啊!”

孙洁说,有一段时间,自己喜欢追求高难度动作,喜欢挑战极限,越难越要上。比如,突破人身体极限的“金刚后空翻”——身体前倾,力量本来向前,但要逆向翻转,这个动作有人形容为“帅气到令人窒息”。

在2013年的红牛跑酷大赛中,他一出场的空中翻腾两周接平稳落地,技惊四座。当时裁判评价:“这是力与美的结合,他的表演融合了速度与力量,他的身体控制和动作中,都透露出一种威猛,力道十足。”

虽然练体操时,孙洁也要做翻转跳跃,但底下铺着软垫,而跑酷是在水泥地上。孙洁说,跑酷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生理极限,“不过我必须有95%以上的把握,才会挑战”。

后来,孙洁参加了“城市猴子”跑酷俱乐部。他称自己是中国最早一批、最苦的跑酷人,“几乎没有收入,靠演出等补贴生活”。他自己训练的同时,也推广跑酷运动。

今年45岁的孙洁,一有空就在练跑酷。他说,其实自己从38岁开始,就渐渐感觉身体机能在下降,比如会发现练完后第二天早上起不来。“这种情况下,就把难度降低一点。”孙洁说,自己不太有年龄焦虑。

现在,孙洁有空时,会在厦门到处转转。他去了儿童公园、海沧湾公园、马銮湾生态三岛……一看到高低错落的景观,就禁不住想:“这里适合什么样的跑酷动作?”

教练华佳雄

昔日福建蹦床比赛冠军 胆大心细不断突破

华佳雄

“我们不是胆子大,而是实力够。你看到的表演,是我们无数次训练的结果。”

留着卷发的华佳雄,也是厦门臻野俱乐部联合创始人、教练。去年,他指导的10岁小将唐一诺,在全国跑酷锦标赛上摘得冠军,是福建省首个跑酷项目全国青少年冠军。

华佳雄接触跑酷已超过15年。今年26岁的他是练蹦床出身的,曾拿过福建省蹦床比赛冠军。他说,自己11岁时,偶然看到有人在街上空翻的视频,觉得不可思议,第二天就在宿舍门口找个小台子开练。

2018年,华佳雄来到厦门,终于有了更多时间练跑酷。“刚开始跟着视频学,练比较好看的动作。”华佳雄说,练蹦床时,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练跑酷,却不知道“天花板”在哪里。

在华佳雄看来,跑酷很自由,可以自创动作。他喜欢做一些别人不会做的动作,比如空翻,别人是站着翻,他偏要跪着翻。“没有限制,没有规则,10个人有10种风格,且一直在变通。”

他不看重比赛结果,就想把自己练好的动作展示出来。华佳雄觉得,自己最擅长的,是各个动作的连接很“丝滑”。他在跑酷中融入滑雪、轮滑的动作,很有挑战性。他制作了一个年度计划表,每完成一个动作,就打上一个勾。

在许多人眼中,跑酷者在城市建筑间跑来跳去,胆子超大,像是在“玩命”。“但其实我们不是胆子大,而是实力够。你看到的表演,是我们无数次训练的结果。如果没有100%的把握,我是不会去做的。”华佳雄认为,跑酷需要冷静思考,“必须成熟稳重、胆大心细,能力足够,才能取得突破。”

华佳雄觉得,跑酷运动员是艺术家。“每设计出一个动作、一条不错的线路,就是一个小作品。”华佳雄说。

一有空闲,华佳雄就在岛内岛外跑,寻找可以跑酷的地方。他和伙伴们记录了厦门近60个适合跑酷的地方,一有空就去练。“厦门跑酷氛围很好,什么风格的运动员都有。”华佳雄说。

名词解释

跑酷,又被称为“移动的艺术”,是“parkour”的音译,即在城市里翻越各种障碍“到处跑”。这是与环境深度互动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项时下风靡全球的极限运动。跑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后来由大卫·贝尔等人发展而成。跑酷没有固定的规则或赛道,运动员需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环境特点即兴发挥。这种对身体与头脑的双重考验,赋予了跑酷独特的魅力。

链接

厦门现有超300名成人跑酷爱好者

厦门臻野俱乐部联合创始人华佳雄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现有超300名成人跑酷爱好者,感兴趣的青少年有2000多人。作为福建省体操协会认证的跑酷培训基地,臻野俱乐部主要为青少年提供跑酷培训。

另一项数据显示,福建省内现有10余家跑酷俱乐部、25名跑酷运动员。近年来,福建举办的跑酷赛事越来越多,去年官方跑酷赛事及商业赛事就超过8场。

跑酷世界冠军商春松说,原本她在北京训练,但北京的冬天太冷,厦门温度适宜,且训练场地条件优越,很适合跑酷训练。厦门也汇聚了一批国内高水平的跑酷教练,比如中国跑酷传奇人物孙洁等。

在厦门校园,也有跑酷者的身影。厦门大学FB2跑酷社已成立8年,每年承办厦门大学校级体育赛事“破障前行”跑酷竞速赛。去年,大同小学校运会也举办跑酷比赛,报名的学生有600多人。

来源:厦门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