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代客扫墓”这一新兴职业
进入人们的视线
近日,00后女生大学毕业
做职业扫墓人
每天鞠躬上百次,月入四千
更是引发网友讨论
00后女生做职业扫墓人
每天鞠躬上百次月入4000元
河南洛阳00后女孩可可,是一位陵园的代亲祭扫者,可以理解为职业帮别人扫墓的人。
可可上一份工作是文旅策划,“从前我策划相遇,现在设计别离。”可可对比两份工作时说。谈及为何会选择从事殡葬行业,可可说:“00后对择业的态度是开放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喜欢一些有挑战的工作。”
代祭的工作内容包括:鞠躬、擦墓碑、敬献鲜花、摆放祭品等。一般整个过程由两人完成,一人负责祭拜,一人全程录音录像,等仪式结束后会发给家属。“代亲祭扫主要是为了帮助不能亲自到陵园祭拜的朋友完成祭扫,这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正在逐渐被大家接受。”凤凰山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可可每天要代祭十几位逝者,每次都要跪着擦拭墓碑,一天下来差不多90度鞠躬上百个。“没上山之前,确实听说这个行业工资很高,一个月能挣好几万,但实际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一个月到手能发4000多块钱。也有人说从事殡葬行业不好找对象,这一点我倒不担心,不怕嫁不出去。”可可说。
“我会主动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给亲戚、朋友,没必要藏着掖着,有些人会感到意外,也有人好奇,但更多的还是觉得我很勇敢。这是一份普通但不平凡的工作,我会坚持下去的。”可可补充道。
有网友认为扫墓应当亲力亲为
对于网上“代扫墓”的争议
可可认为
这只是慰问逝者的一种方式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
这个工作好
不太需要跟人打交道
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向每一位踏实努力的劳动者致敬
还有更多网友针对“代祭扫”服务
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观点一:“代祭扫”为不少工作繁忙或身处异地的人提供了一个向先人表达缅怀之情的途径。
观点二:“代祭扫”虽然提供了便利,但希望能找到一种更贴近心灵的方式来缅怀先人。
观点三:这种“省时省力”的祭扫方式“不够尊重逝者”,甚至是给“孝心明码标价”。
“代祭扫”兴起
律师提醒:尽量签订书面协议
随着清明的临近
代客祭扫服务的需求量
正在进一步加大
网上各种“代客祭扫”服务层出不穷
对此,也有网友产生担忧
“收了费,不去咋办?
人没去发预录好的视频怎么维权?”
↓↓↓
湖北美宜家律师事务所范晓雪律师称,近年来出现代客扫墓、代烧纸钱甚至代哭等祭扫服务,但存在“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的情形,一旦对方违约,维权较难。
针对此类问题,范律师表示,漫天要价往往使消费者维权较难,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服务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属于纯市场行为,但只要双方是真实、自愿达成,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
对此,律师提醒,如果真需要代客祭扫,建议双方就彼此的相关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约定,特别是保留好提供服务方的身份信息、付款凭证、书面的聊天记录等,有条件的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并经由正规的第三方监管平台或账户付款,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防止出现收费后不提供服务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
你会找“代扫墓”服务吗?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新闻坊综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中工网
编辑:许露露
相关文章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随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变到一个新的领域,并重新定义我们如何看待工作。在过去几个月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分享了关于 AI 如何影响工作的有趣见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报》采访中,比尔・盖茨分享了更多关于 AI 对工作影响的见解:我们生来
2025-04-05 01:05:00家国永念 | 仰望一束菊花寄哀思一盏心灯敬忠烈青山不语,英魂长存仰望追思,家国永念来源:新华社 初审:姬广忠复审:李慧龙终审:王巍
2025-04-04 20:34:002023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图恒宇为了陪已经去世的女儿丫丫度过“完整的一生”,将她的意识存储并上传到“数字世界”之中。短短两年时间过去,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让科幻电影中的天马行空悄然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仅需一张照片、一段音频,就能让逝去的人在数字世界中“永生”,甚至可以模拟
2025-04-04 11:23:00据马来西亚媒体3日报道,马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水下探测公司“海洋无限”在印度洋南部搜寻马航370航班客机残骸工作因天气原因再度暂停。报道说,陆兆福2日出席活动答记者问时说,马来西亚政府已经与“海洋无限”签署协议,恢复对马航370航班客机残骸的搜寻工作。由于现场天气状况等原因,搜寻工作暂时停止并将于年
2025-04-04 09:12:00周末醒来的早晨,手机弹出了健身教练的课程邀请。犹豫一下,想起要找装备换衣服就觉得好麻烦,于是顺手划掉通知,想着“算了算了,下周再说”;对话框好友发来消息,邀约去探一家新的咖啡厅。狠狠地心动后,想到要坐七八站地铁,出门的动力就一下子消失了。于是回复:下次吧......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动
2025-04-04 08:23: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