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气候异常+沙尘突袭,长沙呼吸疾病患者激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1:32:0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许玉婷 汤雪

最近,长沙气候犹如坐上了“过山车”,除了常见的气温波动外,沙尘的“强势登场”给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这让呼吸道系统患者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处境,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气候异常致呼吸系统疾患增多

长沙市雨花区57岁的陆建功(化名)确诊慢阻肺5年多了,4月上旬天气闷热,他不慎着凉,夜间开始咳嗽,接着出现胸闷、气促、白痰等症状,影响夜间睡眠。4月12日天气突变,在降温、沙尘的刺激下,陆建功的不适症状明显加重,在家人的陪伴下,赶紧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发作。

“近期气候多变,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构成多重威胁。最近急诊患者中,呼吸科患者激增,其中慢阻肺急性加重与哮喘发作病例占比明显增高。”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胜岗分析,近期昼夜温差大,低温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纤毛清除能力,病毒更易定植(指微生物在人体特定部位持续存在且不引起明显疾病状态);冷空气直接诱发哮喘患者气道痉挛,导致急性发作风险升高。

同时,日间雾霾(PM2.5浓度超标)与北风4级共同作用,加速花粉、沙尘等过敏原扩散;颗粒物吸附化学污染物深入肺泡,加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此外,空气湿度导致雾气及粉尘骤增,霉菌孢子繁殖加速;夜间风力不减,病原体随气流传播范围扩大,呼吸道感染风险上升。

防护指南助力患者“破局”

“慢阻肺、哮喘患者、老人和儿童在异常天气刺激下,要特别注意防护。”刘胜岗提醒,市民外出做好防护,佩戴医用外科/N95/KN95口罩阻隔PM2.5与过敏原;避免晨间及傍晚户外活动,此时段污染物浓度最高;哮喘患者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等。

居家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慢阻肺患者可通过“缩唇呼吸法”及持续低浓度吸氧改善通气,每日监测血氧(目标值≥95%);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比如猕猴桃、菠菜)及饮水量,减少气道炎症。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更容易出汗,应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受凉。

慢阻肺与哮喘患者需密切关注天气预警,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3天、痰液变黄或带血、活动后气促明显加重,需及时就诊;哮喘患者夜间发作频率增加时,应调整控制类药物(如吸入激素)剂量,并咨询医生。

(一审:张春祥;二审:段涵敏;三审:杨又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