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5周年,2024-2025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促进两地青年深度互动和对话,发挥青年力量加强两地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民晚报社与新加坡中国协会合作,于3月28日至4月2日共同举办 “新活力, ‘新’发现——新加坡青年看上海” 活动。
3月29日上午,“新活力, ‘新’发现——新加坡青年看上海”活动在上海市友协正式启动。上海市友协副会长宿琳对新加坡青年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上海是了解中国的窗口,欢迎新加坡青年通过此次活动深入了解上海在城市发展各方面的最新情况。新加坡中国协会秘书长陈永汉讲述了自己在上海的成长史,希望未来新加坡能够借助中国市场的活力更好推动两地发展。新加坡中国协会驻上海主任邬润宇表示,自己在上海已经生活多年,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外籍人士的友好。新加坡中国协会理事、青年分会会长翟梓涵感谢上海对促进中新两国文化与青年互动方面的大力支持,期待这次的交流活动可以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在杨浦滨江步道,青年代表团亲身了解到昔日的棉纺厂、船坞等工业遗存,通过“修旧如旧”设计理念,已转型为美术馆、滨江步道等公共空间,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蜕变,这里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代表团成员、新加坡全国翻译委员会议员刘蕴萱沿途拍摄记录,她表示没有想到过去的工业地带如今更新得如此美丽且国际化,很多招牌都有双语标识。
在长白228街坊,新加坡青年代表们参观了社区长者食堂、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上海咖啡馆、保障性租赁公寓、社区健身房、党群服务中心等。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长白新村街道党政办主任姚佳晶介绍了长白228街坊的打造背景和功能定位,并分享了青年在街区改造中参与并发挥作用的经验;明悦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胡小华则以长白228街坊为例讲述了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经验。
新加坡青年也交流了各自的所学所知所感。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生赖文川十分欣赏街坊中央的生态草坪,认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保留绿地是城市生态的体现;新加坡理工学院设施管理系大三学生蔡嘉易对15分钟生活圈和社区可持续的概念十分赞同,认为其提升社区凝聚力十分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科学院大一学生金敏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比了两地在社区治理中的异同点;同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大一学生芮定鸿则分享了新加坡作为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如何高效利用土地的经验。
活动尾声,新加坡青年代表们走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重点对上海历版总规、城市发展历程、历史风貌、城市更新、一江一河、15分钟社区生活圈、长三角一体化、五个新城、综合交通、生态网络等展览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青年代表们直言,这让他们刷新了对上海的认知。
参访首日,通过“一日三站”的密集行程,让新加坡青年沉浸式感知上海城市更新实践。后续五日,代表团还将深入科创领域头部企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华东政法大学等地,多维度深化互学互鉴。
澎湃新闻记者 郑闻
相关文章
上世纪20年代起,铁路、公路、航空领域先后推出长三角“环线旅行”方案与指南,引导人们对江南地理的认知拓展到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旅游范围拓展」近代铁路修筑后,铁路旅行随之兴起。起初,沪杭甬、苏嘉铁路广告就将长三角区域沿线“最优江南风景”罗列出来,“以沪、嘉(嘉兴)、吴(吴县)三地恰成一三角形,极便周
2025-04-02 06:37:003月31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车网互动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车网互动(V2G)指的是让新能源汽车化身“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有序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输送电力。今年年初,上海明确了要加快创建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30年,完成3
2025-04-01 22:28:00合锻智能(603011)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27.69%,成交额18.24亿元,振幅14.05%。龙虎榜数据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2633.73万元。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当日该股因日涨幅偏离值达9.65%上榜,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2633.73万元。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
2025-04-01 18:13:00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4月1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3月份,中国气温总体偏高,有7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3月极值。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4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3月份全国气温总体偏高,受阶段性冷空气过程影响,有明显起伏。3月份,中国平均气温为5.2
2025-04-01 17:34:00■库布其的实践,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库布其的实践,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沙漠治理模式;■库布其的实践,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
2025-04-01 17:27: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