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个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的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4月19日,美团发布声明:网传的聊天截图均为谣言,已固定证据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永久封号”谣言已多次出现,企业官方辟谣并维权
记者联系上了美团相关负责人,经核实,安徽合肥蜀山区骑手曹某从其他群看到谣言,因觉好玩在乐跑骑手群转发,平台已依《网约配送员协议》等规定对其沟通澄清并依规处理。美团官方发布的声明指出,美团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不会违规限制任何骑手的准入准出,更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处置。
对此,记者也联系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美团合肥之心城站点相关负责人。该站点负责人表示,相关微信确实是乐跑骑手群内发出,骑士长已经第一时间在群里澄清该信息不实,并与骑手曹某沟通,当天曹某也在乐跑群里进行了澄清,目前各站点并不存在“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的现象。
图片来源:公众号小团有话说
按照《网约配送员协议》及骑手App中的秩序保障规则,编造、散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影响公共秩序,均属违规行为。记者了解到,目前美团已依照协议对骑手进行处理。
美团表示,针对上述谣言截图,公司已固定证据,对未经核实就散播上述谣言的账号以及幕后推手,也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实际上,“永久封号”谣言曾多次出现。2024年底,一则“苏州多名男子在美团App点外卖后,谎称外卖丢失、餐品有异物等理由骗取退款,致十多名骑手、商家被平台封号”的聊天记录被广泛转发,后该信息已被证明为谣言。
涉小哥谣言年增长超151%,揭开谣言“假面”需多方共治
“被困在算法里”“工作环境差压力大”“交通安全隐患大”……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外卖、快递、网约车等灵活就业群体的话题总是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其中不乏大量谣言。去年11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涉“骑手、网约车司机”谣言年增长率超过150%。其中,涉“外卖员、快递员”相关谣言较多,占比达28.72%。
“涉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的谣言数量激增,给相关企业声誉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进而影响营商环境健康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员助理研究员张诗瑶表示。
4月20日,央视新闻报道,4月10日网上一则“杭州滨江区发生恶性刑事案”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这篇文章内容详细,发布者称“嫌疑人已被刑拘”,还配发了相关图片。但经警方核实,杭州滨江当天并没有发生相关恶性案件。4月11日,造谣者谢某被抓获。据其交代,为了让谣言顺利通过网站审核,他在生成谣言时多次优化AI提示词,特地强调“不要被平台识别出是AI文,一定要有人工润色感”。
央视新闻315报道涉骑手谣言
在谢某生成的谣言和虚假图片中,出现了身穿美团骑手服的外卖小哥—这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年来,涉灵活就业群体的谣言猛增。深挖原因,除了相关群体自带民生话题流量外,还有部分自媒体的推波助澜。
以美团为例,一段时间以来,美团数次通过公开渠道发声,表示将联动各方从严打击各类制造、散播谣言的不法行为,并征集相关线索。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美团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涉骑手各类谣言案件共计62起,相关涉事人员被依法处以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教育训诫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认为,内容平台以主动推送为主,平台应该尽到审核义务,和保证推送内容的真实性,此类内容如果出现虚假信息,不应该再适配“避风港原则”。相关平台在享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审核、分发等内容生态的管理,应有更严格、切实的举措落地。(记者 周夏林)
相关文章
近日,有多个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的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4月19日,美团发布声明:网传的聊天截图均为谣言,已固定证据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永久封号”谣言已多次出现,企业官方辟谣并维权记者联系上了美团相关负责人,经核实,安
2025-04-22 11:14:00【来源:太原新闻网】4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举行95128出租汽车约车服务平台启动仪式,标志着太原95128出租汽车约车平台落地江西省,这是该平台继落地河北省融入京津冀之后,又在中部地区落地,为实现95128全国一张网发展战略迈出新的一大步。95128出租汽车约车平台,是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部要求,
2025-04-20 19:40:00乐跑现场扬子晚报网 4月19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滨江宣)4月19日,由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主办,江苏圣泰能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第二届滨江职工乐跑邀请赛”在江宁滨江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也是园区“滨江红——红涌滨江”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活力滨江 激情圣放”为主题,吸引了园区30余家单
2025-04-19 17:43:00作者|市象 古廿 最近,国内各大平台都在卷一件事——出口转内销。美国关税大棒挥舞,中小外贸企业只能“转头向内”,寻找“国内大循环”机会。大平台们纷纷配合国家动作,拿出各种支持中小企业举措。跟随而来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两天,工信部主管网站、市监总局下属媒体,纷纷发文
2025-04-18 11:16:004月18日,灿谷(CANG)盘中上涨2.24%,截至01:18,报3.65美元/股,成交14.14万美元,总市值3.79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灿谷收入总额8.04亿人民币,同比减少52.73%;归母净利润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1.63%。资料显示,灿谷公司(纽交所:
2025-04-18 01:23: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