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江苏婚姻登记“异地通办”去年逾10万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49:00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将于5月10日正式实施,《条例》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民政厅相关人士。

全国通办,固化试点成果

《条例》明确,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条例》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

因此,前期各地试点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成果得以全面固化,试点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转化为法律规定,也意味着婚姻登记彻底告别地域限制,实现“全国通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展婚姻登记服务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也是一项高频政务事项。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居民领取结婚证,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并在登记时提供户口簿,以明确婚姻登记的管辖权和信息核验,防止重婚等问题的出现。

目前,全国平均每年办理结(离)和补领婚姻登记证达1800万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长期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群众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不仅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也带来很多不便,群众对婚姻登记异地办理的需求十分强烈。

但要实现婚姻登记全国范围内通办,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婚姻登记条例》相关条款要进行修订,这是异地通办的法规依据;二是要有坚实的基础支撑,包括信息系统、婚姻登记数据、工作制度和流程、人员力量配置等。

为化解这些制约因素,2021年,我国开始试点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逐步放宽婚姻登记的地域管辖限制。2023年,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调整后,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有效解决长期在外工作、学习、生活的群众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的不便,也减少了来回奔波的费用支出,受到群众欢迎。

数字化转型,一件事一次办

江苏于2021年首批被纳入开展内地居民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并于2023年进一步拓展至离婚登记“跨省通办”,显著提升了群众办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共办理跨省结婚登记19891对、跨省离婚登记6401对、省内跨区域婚姻登记81862对,群众办理婚姻登记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江苏各地婚姻登记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快,为“跨省通办”打下基础。据悉,江苏仅去年就受理“公民婚户育一件事一次办”申请223656件,办结216821件。全年新补录完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11万条,生成婚姻登记电子证照125万个,完成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61万件。

江苏婚姻登记预约系统提供网站、江苏政务服务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预约服务,并具备分时段预约功能,2024年共有309153对当事人进行网上预约婚姻登记。全省婚姻登记处配置多功能自助服务一体机,可先行信息预录、材料预审、身份识别等,节约办理等候时间。

《条例》明确,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核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书面材料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男女双方亲自到收到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024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离婚登记165808对,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离婚申请或逾期未办理离婚登记93393对,占比35.1%。

跨区域预约,在心仪地领证

《条例》还增加了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据悉,江苏实施的婚姻家庭幸福护航三年行动,正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探索婚前辅导。目前,全省101个婚姻登记机关已实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覆盖,共为78.4万对婚姻当事人提供新婚辅导、心理调适、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内容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为当事人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全省各大网红婚姻登记点即将预约爆满。其中,南京莫愁湖公园婚姻登记点备受新人青睐。在风景如画的莫愁湖畔,得藕轩成为“官方指定”的浪漫场所,这也是南京市第一个园林式户外结婚登记点,是继建邺区民政局2400平方米婚姻登记处之后又一个充满清新、浪漫气息的网红打卡地。

长裙在微风中舞动着幸福的节拍,从盐城市专程预约到南京领证的新人李女士和黄先生在得藕轩圆满完成人生大事,留住美好瞬间。这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见证了一段段美好姻缘的开始。“省时省力,在景区领证办婚礼,已经成为我们年轻人践行婚俗改革的新风尚。”李女士说,从接待、办理结婚登记,到颁证仪式,每个浪漫瞬间都值得永久珍藏。双方父母也一起汇聚到南京,把领结婚证的仪式感拉满。

2021年6月1日至今,全省共办理“跨省通办”和“省内跨区域”婚姻登记7.4万对和27.8万对。将婚姻登记机关搬进公园、景区,如南京夫子庙、莫愁湖,无锡蠡湖,苏州耦园、苏州昆剧院等,成为各地推进“甜蜜事业”的新窗口。

建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持续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宽敞舒适的户外结婚登记场所,在户外结婚登记点每周六上午办理结婚登记业务,举办大型婚俗改革特色活动,打造富有建邺特色的婚姻登记服务品牌,推动建邺区婚俗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结婚登记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更好满足新人对新时代婚姻文化的需求。

截至目前,全省已打造景区婚姻登记点28处、户外颁证基地90处、婚俗文化馆(文化长廊)74处、婚姻文化创意街区18处。“跨省通办”让外地人也可以预约自己心仪的婚姻登记点,亲朋好友相聚一处,见证喜悦,还带动周边餐饮和旅游业,“甜蜜经济”逐渐兴起。

今年,各地民政部门将继续推进公园式景区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同时深化婚俗改革试点,征集中式结婚誓词,举办爱情诗词大赛,建设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打造美丽、生态、文明的公共服务场所和“网红打卡地”,推行婚姻档案在线异地调档等便民举措,让普惠性民生福利覆盖更广。(唐悦)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