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永医科普丨低剂量螺旋CT——早期肺癌的侦察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00:00    

近年来,肺结节的检出率居高不下,肺癌也位居全球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对肺结节进行早筛早诊,是发现早期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肺结节的定期复查过程中,民众一方面担心不按期复查会延误病情,另一方面又担心反复检查时辐射对身体带来的潜在危害。

事实上,随着医疗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低剂量螺旋CT技术更多地应用于临床,不仅有助于肺结节检出,还大大减少了受检者的受辐射剂量,降低了螺旋CT检查给病人带来的伤害。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依据结节密度可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依次为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以上三类结节都能有效检出。

二、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它和普通CT有什么区别?

低剂量螺旋CT顾名思义就是低辐射剂量的螺旋CT,低剂量CT的检查与普通CT的检查都是在同一台CT机器上完成的,只是普通CT扫描时运用的是高电流、高电压来进行扫描,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来改变管电流或管电压以及螺距等来减低电离辐射的剂量,从而减少患者受检时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降低螺旋CT检查给病人带来的伤害。

低剂量CT和普通CT的辐射量对比:

1次普通胸部CT ≈ 7~8毫西弗;

1次低剂量CT ≈0.6~1.5毫西弗(相当于坐20小时飞机);

自然背景辐射≈2~3毫西弗/每年(自然背景辐射是指自然界中持续存在的电离辐射,来源于地球环境、宇宙空间甚至人体内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辐射暴露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年辐射量<100毫西弗无明确健康风险。

三、低剂量螺旋CT剂量低了,会不会看不清楚?

低剂量螺旋CT采用的是螺旋CT扫描技术:连续单向旋转扫描,能够从多个角度采集数据,生成的图像清晰,对于5mm以上结节的发现率等同于普通CT检查。《中华放射学杂志》研究中也指出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高达95%,与普通CT相比,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差异不显著)。《中国肺癌筛查指南》推荐低剂量螺旋CT为肺癌早筛金标准,可发现甚至小至2~3毫米的肺结节,敏感度是X射线的6倍!

四、哪些人是肺癌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需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那么,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

(1)年龄≥40岁;

(2)具有以下任意一项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超过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超过20包/年,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长期被动吸烟者;

③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节病史者;

⑤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五、筛查时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CT筛查发现肺结节,切记不要惊慌,不要盲目相信社会上及网络上的一些传言,一定要咨询影像科、胸外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医生,他们会根据结节大小、影像学特征、增长速率等,来给您制定有关随访计划及治疗措施!

那么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低剂量CT?它跟普通CT和高分辨CT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要推荐用低剂量CT来进行肺癌筛查?

低剂量CT(简称LDCT)顾名思义就是辐射剂量比较低的CT,主要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来改变管电流或管电压以及螺距等来减低电离辐射的剂量,从而降低患者受检时的辐射剂量。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是普通CT的1/4到1/6,约1mSv,但是同时带来的后果就是成像质量会比普通CT扫描的会差。

那么问题又来了,低剂量CT的成像质量差,它的检查结果准确吗?

回答是肯定的。低剂量CT虽然射线量低,分辨率较普通CT低,但获得的图像在检测肺部小结节方面同样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普通CT能检出的各项结果,能够达到普通CT平扫的诊断要求。通俗的理解就是,低剂量CT可以使患者在不接受更多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达到清晰的显示出检查者肺部是否存在病变或者微小结节的一种检查方式。因此,低剂量胸部CT适用于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高危人群普查、肺癌筛查、短期内多次复查及需要长年随诊观察的病人,同样也适用于儿童等患者。

胸部普通CT即我们平常说的胸部平扫。它的辐射剂量比低剂量CT要高,成像质量会比低剂量CT要更好一些,但它的扫描层厚为5-10mm,对于观察有病变的细小肺部结构有时候也显得力不从心。而胸部高分辨CT是一种薄层(1-2mm)扫描,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图像的一种检查技术。对于肺弥漫性病变、肺小结节等肺部疾病特别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有很大优势,甚至可以判断直径1.5mm以下的异常影像。

文/邱海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