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民乐:三策并行 让林长制 “长” 出实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9:20:00    

林长制实施以来,民乐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聚集合力,打好三套“组合拳”,全面构建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林长制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林草治理现代化水平。

拧紧“责任阀”,确保林长制有名有责。坚持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林长的“双林长”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级林长和护林员包抓责任,全县共设立各级林长421名、林长制公示牌182块。坚持明责、定责、履责三到位,制定县级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查和考核评比“五项制度”,建立“四单一函一通报”工作机制,创新规范林长履职尽责,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全面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

打好“组合拳”,切实维护林草资源安全。始终将林草资源管护摆在突出位置,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制,加强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保护。高效落实林木采伐、林草地审核审批、“8311”林草防火、草原湿地保护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督查巡查和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毁林毁草、乱垦乱占、滥伐滥牧等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抓紧抓实审计、巡视、巡察、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涉林涉草犯罪案件和森林草原火灾火警,林草资源保护安全稳定。

坚持“一盘棋”,全面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生态造林管护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林草建设布局,严把工程、苗木、栽植、浇水和管护“五个关口”,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切实提高造林管护质量,持续巩固生态修复和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全面实行“国有林场+”模式,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48家,扶持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板蓝根、马铃薯、西葫芦等矮杆农作物1万亩,林禽养殖4.5万亩,大力发展以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区、林家乐为主的林下生态旅游0.8万亩。纵深推进林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林药、林菜和林下旅游等,新改扩建养殖基地15处,新增林下种植板蓝根、马铃薯、西葫芦等矮杆农作物3000亩,林权抵押贷款150万元。

记者:赵玉梅 王晓梅(通讯员)

编辑:蔡怡琳

二审:赵小康

终审:李镔

总编:来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