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斩断“洋保姆”背后的非法务工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45: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家政市场日渐火爆。有些不法中介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不惜铤而走险,组织“洋保姆”非法入境,提供家政服务,谋取不法利益。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宁波市鄞州区法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曹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2024年8月,有关部门发现多名外籍人员持旅游签证入境后长期滞留,经查,一条连接东南亚与中国的非法用工链浮出水面。曹某自2017年起通过境外中介招募外籍女性,以旅游为名骗取签证,顺利入境后安排她们从事家政工作。曹某在7年间通过骗取旅游签证、勾结境外中介的方式,将数十名外籍女性引入中国从事家政服务,非法获利超10万元。

“不法中介以高薪吸引她们来我国务工,她们入境前会被‘培训’,比如如何应对海关检查,甚至被要求化装、伪造酒店订单,伪装成普通游客,以期能够顺利入境。”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在该案件背后,暴露出国内家政市场对外籍劳动力的灰色需求和非法务工产业链,而“黑中介”介绍“洋保姆”这一犯罪产业链,随着国内生活家政市场供应需求的增大,其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跨区域特征。

境外中介负责伪造签证、购买机票,境内中介负责招揽雇主、收取费用,部分“黑中介”甚至提供“售后保障”——若雇主不满,可免费更换人员。曹某使用多个微信号与雇主联络,将收到的款项备注为“往来款”或“购买玉石”。7名外籍保姆及10余名雇主的证言相互印证,揭露了曹某“接单—收定金—安排入境—抽成”的完整流程。

同时,检察机关经对曹某的两部手机进行数据提取,发现其与境外中介的长期合作记录,查实其通过虚拟身份规避监管。

“该案的关键在于认定‘偷越国(边)境’的法律性质。”办案检察官解释说,根据司法解释,使用虚假事由骗取出入境证件即构成“偷越”。尽管外籍人员持有合法签证,但其真实目的为非法务工,因此曹某的行为被定性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2024年12月26日,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以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曹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检察日报

相关文章